中银头条网:www.zhongyin168.cn 时间:2023-01-16 22:07:26
随着科技的进步,让人工智能(AI)具有“可感受的特质(qualia)”或简称“感受质”意义上的意识已经并不困难。但除非我们发现自我意识是如何产生的,否则不可能让AI变得拥有自我意识。而佛教的深观,则提供了解开这一谜团的方法。
作为佛教的基础教义之一,“无我”在上座部佛教中指的是在任何个人中都找不到一个不变的、恒常的自我,也被称为“人无我”;相反,个人由不断变化的五蕴(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)所组成。“无我”一直是一个令人费解和充满争议的命题。
在《佛教冥想的科学机制》一文中,我们指出:深观(vipassana)的本质是在冥想中诱导产生的(在禅定之后的)“觉知的更敏感”,使得佛教所讲的深观五蕴成为可能,就像是在“看”电影的慢动作放映。
根据P. A. Payutto (2019: 279),缘起论揭示了五蕴是如何作为相互关联的因果而存在的。如果我们把每一“蕴”都看作一个“觉知”(比如看到一个东西、感受到快乐、回想起一个场景),那么依据上座部佛教的实证资料,深观五蕴将会揭示出“对觉知的觉知”的存在(比如,当一个人感到快乐时,他知道自己是快乐的这件事;请注意,快乐的感觉与知道自己快乐是不同的)。
时间2023-01-16 21:48:51
时间2023-01-16 21:48:34
时间2023-01-16 21:48:15
时间2023-01-16 21:47:54
时间2023-01-16 21:47:34
时间2023-01-16 21:47:12
时间2023-01-16 21:46:53
时间2023-01-16 21:46:34
时间2023-01-16 21:46:12
时间2023-01-16 21:45:50
时间2023-01-15 22:38:37
时间2023-01-15 22:38:01
时间2023-01-15 22:37:19
时间2023-01-15 08:57:26
时间2023-01-15 08:55:10
时间2023-01-15 08:54:29
时间2023-01-15 08:53:51
时间2023-01-15 08:52:33
时间2023-01-14 13:29:22
时间2023-01-14 13:26:08
时间2023-01-06 19:37:56
时间2023-01-06 19:37:08
时间2023-01-06 19:36:30